高铁上的生命守护 | 嘉兴援川医生熊鑫浩接连救治两名旅客
发布时间:2025-11-06 15:11 来源:市红十字会 浏览次数:
11月2日上午8时许,从成都东开往济南东的G3418次列车上,一阵急促的广播声打破了车厢中的宁静:“列车上有旅客突发不适,现紧急寻找医务人员!”正在列车上的嘉善县中医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嘉善县援派九寨沟县医生、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熊鑫浩从睡梦中惊醒,毫不犹豫地起身赶往患者所在车厢。
第一位患者是一位面色苍白的年轻男子,因突发心悸心慌而瘫坐在座位上。熊鑫浩迅速为他测量血压、脉氧饱和度和心率,并详细询问病史,初步判断为低血糖反应。在给予心理安抚和含糖食物补充后,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
约两小时后,列车广播再次响起——一名中年男性旅客突发左下腹剧痛,伴随恶心症状。熊鑫浩再次挺身而出,通过细致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泌尿系统结石。在列车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借助乘务员提供的急救包,为患者进行了口服镇痛药物等临时处理。
两名旅客均在症状缓解后,于列车下一站下车前往当地医院进一步就诊,目前情况稳定。
自2012年毕业以来,熊鑫浩一直坚守在急危重症救治一线。谈及高铁上的紧急救治,他坦言:“在高铁这样的受限环境中开展救治,确实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场地和设备有限,只能依靠医生的基本功和临床经验进行判断。但我相信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怀有救死扶伤的职业情怀,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我依然会挺身而出。”
这次高铁急救经历,与熊鑫浩在九寨沟的援派工作有着诸多相似之处。2024年7月,他跨越2000多公里,从浙江省嘉善县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开始了为期18个月的医疗援川工作。“九寨沟地域广阔、人口分散,遇到急重症患者时常需转诊救治。而在抢救过程中,还存在识别不及时、治疗经验不足、后续治疗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都亟待改进。”熊鑫浩表示,尽管工作繁重,他始终充满干劲。
今年八月,在他和浙江驻九寨沟县帮扶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一场来自嘉兴的基层急救能力培训(PEAT)在九寨沟顺利开展,为当地医护人员带来了技术与信心的“双重赋能”;国庆期间,他还与同事在九寨沟连续开展了14场急诊急救专题培训,助力基层急救水平提升。
此外,熊鑫浩还积极推动公众急救知识普及,他表示:“我们与红十字会、政府部门、学校、建筑工地、残联等单位合作,开展急救培训和互动活动。这项工作意义深远,也深受当地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