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无语良师” 致敬生命重托|嘉兴市2025年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03 16:20 来源:综合部 浏览次数:
4月1日上午,来自嘉兴海盐县蓝天救援队的赵女士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浙江省第1189例、嘉兴市第11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赵女士今年36岁,是海盐县蓝天救援队的一名队员,平时乐于助人,也常常参与无偿献血,2020年赵女士在一次献血活动中,主动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赵女士:“之前捐献的都是全血,去年开始献成分血,就感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救人一命,能够让患者生命延续。”
在加入中华骨髓库后,赵女士也希望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帮助到别人,实际上,在茫茫人海中,志愿者与患者真正能够匹配成功并捐献的机会微乎其微,根据最新研究和临床数据得出的配型成功率信息显示,非亲缘关系人群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大约在几万至几十万分之一。有很多志愿者在入库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依然没有等到匹配成功的消息。
去年,赵女士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已经初配成功,赵女士当即就答应要完成捐献。起初,家里人还有些担忧,但是赵女士经过耐心解释,还查阅了大量资料,分享给家人,最终打消了家人的顾虑。赵女士:“家里人主要是考虑我的身体,还是有一些担心,以前都说捐赠骨髓,大家一听到捐赠骨髓,肯定会有恐惧感,现在我们是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外周血抽取的方式,也查了相关资料,对后期的恢复,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家里人也尊重我的意愿。”
经过初配、高配、体检等多个环节,今年3月28日,赵女士正式前往杭州一家医院进行采集前的最后准备,需要连续注射5天动员剂,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增生并迁移到外周血中。在这个过程中,赵女士也出现了腰酸背痛的反应,但她丝毫没有退缩。赵女士:“会出现腰痛,酸痛,头也会痛,但是吃了止痛药以后整体还好,不那么痛了,想着患者能够让他生命得到延续,辛苦一些也要坚持的。”
当天中午,赵女士顺利采集完成21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由志愿者第一时间送往受捐者所在医院。赵女士告诉记者,未来还会参与更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来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让更多患者获得重生的希望。赵女士:“血液病的患者能够通过我的造血干细胞,让他的生命得到延续,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来源:读嘉